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儒学动态
专家观点
项目成果
研讨动态
分中心建设 分中心建设
分中心活动
传播普及 传播普及
交流互鉴 交流互鉴
尼山永利集团(中华大区官网认证)·304am官网·文明论坛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廉洁文化建设
永利集团(中华大区官网认证)·304am官网·文明建设
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
《孔子研究》
《中国儒学年鉴》
儒学名家 儒学名家

【优酷】“弱碱性水”不但不能生儿子,这些常识也该更新了 —

来源:永利集团(中华大区官网认证)·304am官网  更新时间:2024-09-20 00:57:42

 

近日,弱碱性水一款山姆自有品牌弱碱性矿泉水被传“喝了能生儿子”,生儿相关产品遭到疯抢。常识9月2日,也该山姆客服对外回应称,更新相关产品只是弱碱性水优酷普通矿泉水,网上说法没有科学依据。生儿


近几年来,常识弱碱性水“有利健康”的也该说法一直在网上传播,许多消费者信以为真。更新经深圳卫健委及专家解读,弱碱性水人体内环境不会因饮食改变酸碱度,生儿喝水的常识主要作用是补充体内水分。


“酸碱体质”是也该伪概念


日前,山姆一款自有品牌弱碱性矿泉水被传“喝了能生儿子”“爸爸喝功效明显”,更新钉钉还被冠以“生仔水”的名号。“矿泉水被传能生儿子被抢脱销”随即登上社交平台热搜。


事实上,弱碱性水“功能”说法已传播多年。央视3.15晚会曾在2010年曝光,一些碱性“神奇”水声称具有奇妙功能,能改变酸性体质,甚至宣称一切疾病甚至衰老的根源是酸性体质造成。也在2018年报道过,有消费者认为,调节人体酸碱度能影响生孩子的性别,是因为有民间说法称,碱性环境更利于决定男性性别的y染色体存活。还有企业标榜其产品为弱碱性水,腾讯视频有利于健康。


事实上,这些说法均无科学依据。《人民日报》曾在2019年发文称,“酸碱体质”本身是一个伪理论。人体时刻都在进行新陈代谢,其中很多反应对酸碱度十分敏感,但人体有一套有效的调节系统,使pH值(酸碱值)保持基本稳定,只会在一个很小范围内波动。食用任何食物都不会改变人体pH值,就算是喝醋也不会让人体变得酸性更强。至于“酸性体质生女,碱性体质生男”,更是无稽之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旗下“科学辟谣”平台曾在2020年6月发文称,许多人希望通过食物来改变体内酸碱度,认为食物的酸碱性不同,会影响身体的酸碱平衡。不管吃的是什么,“进肚后”混着唾液嚼碎,再跟胃液一搅拌,接着跟胆汁、胰液等碱性消化液接触,一步一步地消化吸收,最终都会变成有用的营养留下来,而没用的会随粪便和尿液排出,谈不上影响体液pH值。深圳卫健委也曾在2023年9月发文称,“酸碱体质”是个伪概念,吃碱性食物不会影响宝宝性别。


目前,已有企业宣称弱碱性水有益健康被罚。2022年11月25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做出处罚决定显示,2021年2月3日起,上海阿里宝宝婴儿用品有限公司为推销两款电热水壶,在电商平台商品详情页面中突出展示“全玻璃调奶,煮弱碱性水”“提高水碱度,更有利于人体健康”等内容,同时在自有直播间中宣传上述两款产品“可以把水煮成弱碱性”等功效。该公司最终被罚款30万元。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阮光锋对记者表示,水的酸碱度对人体影响很小,水的弱碱性来自于矿物质,比如碳酸盐、偏硅酸盐等,但这些微量物质对人体的生理影响根本无法与来自食物的宏量营养素相提并论。无论弱酸性还是弱碱性水,对人体酸碱度的影响微乎其微。


“8杯水”不一定适用所有人


水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约占体重三分之二,“及时补水”已成为医学界共识。


对于如何补水,有一种说法是“一天要喝8杯水”。根据“科学辟谣”平台2023年9月22日文章,“8杯规则”出自1945年美国食品和营养委员会国家研究委员会发布的一个水摄入量推荐标准,即每消耗1千卡能量需要摄入1毫升水 。按照每日消耗2000千卡能量计算,对应的水摄入量是2000毫升,如果使用一个240毫升的杯子,约等于8杯水。


不过,喝水多少也因人而异。2022年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理工大学、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日本茨城筑波大学等多个国际团队研究人员在顶级期刊《Science》(《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每天8杯水(约2L)的推荐量,超过大多数人真正的需水量。不同年龄段、性别、国家的人,需水量是不同的。


2022年4月,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首次提出“规律进餐,足量饮水”,明确成年女性每天水摄入量1500毫升,男性1700毫升,推荐喝白水或茶水,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不用饮料替代白水。


阮光锋认为,喝水主要是为了补水,并不是为了补充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水是人体内营养物质和代谢物质的载体,相当于“搬运工”。对于如何喝水,他建议尽量喝白水,即凉白开、纯净水这类什么物质都不加的水。喝水需适量,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调整。此外,喝水不要感到口渴时再喝,应该有意识地主动喝,少量多次,尤其是老人的感觉不敏感,更需要及时补充水,一些慢性病患者也应注意多喝水。


记者 王子扬

编辑 郭铁

校对 翟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