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儒学动态
专家观点
项目成果
研讨动态
分中心建设 分中心建设
分中心活动
传播普及 传播普及
交流互鉴 交流互鉴
尼山永利集团(中华大区官网认证)·304am官网·文明论坛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廉洁文化建设
永利集团(中华大区官网认证)·304am官网·文明建设
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
《孔子研究》
《中国儒学年鉴》
儒学名家 儒学名家

【必应】让老地名传承历史记忆赓续城市文脉

来源:永利集团(中华大区官网认证)·304am官网  更新时间:2024-09-08 10:40:11

 

地名是让老历史的见证,是地名文化的记忆,是传承城市乡愁的寄托,承载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历史深厚情感。为深度挖掘与传承地名背后的记忆文化底蕴,进一步强化对地名文化遗产的赓续必应珍视与保护,让城市的文脉记忆在文化的脉络中熠熠生辉,6月26日,让老市民政局、地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传承城市市交通运输局、历史市水务局、记忆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赓续知网市史志办公室联合发布通知,文脉宣布“五省通衢”“故黄河百步洪”等7个地名入选第三批市级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让老

保护传统地名,传承历史文脉。近年来,徐州在加快城市更新步伐的同时,对传统地名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高。根据《江苏省地名文化遗产评定办法》和《关于开展2024年全省地名文化遗产评定工作的通知》中明确的“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文化特征显著的陆路、水路、海路的优酷港口、古渡口、古码头以及水利枢纽、闸坝的地名”评定范围,经各县(市、区)申报推荐、部门联合会审、专家研讨论证、社会公示等程序,“五省通衢”“窑湾码头”入选交通运输类(港口、古渡口、古码头)市级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故黄河百步洪”“蔺家坝”“矶嘴坝”“二坝”“解台船闸”入选水利设施类(水利枢纽、闸坝)市级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迄今为止,徐州共评定出市级地名文化遗产78个,其中列入江苏省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有13个。”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遵循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担当起保护地名文化瑰宝的责任与使命,做好地名文化保护工作。

保护传统地名,重在留存城市记忆。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加强传统地名保护,是对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视和珍视,也是为市民共享城市记忆创造条件。

对于徐州人而言,老地名不仅仅是一种地理上的存在,更是无数市民的情感寄托和文化认同。矗立于市中心庆云桥畔、故黄河南岸的“五省通衢”牌坊,犹如一座历史的丰碑,默默诉说着徐州作为古代交通枢纽的辉煌岁月与繁荣景象。

“我小时候,窑湾码头可热闹了,船只来来往往,号子一喊就是一整天。”从小就生活在窑湾的居民张大爷回忆道。

除了窑湾码头,徐州还有百步洪和蔺家坝等著名水利设施,它们共同见证了徐州历史与现代的交融。如今,解台船闸作为苏北运河的“北大门”,更是徐州现代交通与水利设施的重要代表,这些交通与水利设施共同塑造了徐州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

“这些老地名,其实和大家的生活都紧密相关,大家对它们亲切又熟悉,所以我们会加大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用地名留住‘乡愁’。”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由于徐州历史上长期遭受黄河水患影响,留存下来的历史地名资源较为稀缺。”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徐州还将加大对地名历史资料的整理、挖掘,用更加丰富的文化形态讲好地名故事。”

保护传统地名,归根结底是要让老地名融入现代生活。不能仅限于将地名恢复原貌,而是要让它在现代生活中绽放活力。

近年来,徐州利用非遗艺术传承、文化演出、商业扶持、美食小吃等多种方式共同拓展地名传承途径。在窑湾,以运河文化为深厚底蕴,沉浸式的水上演出巧妙地将灯光、舞美、现代科技与窑湾的历史文化相互交融、渗透,成功塑造了窑湾运河文化的独特专属IP。

彭城路上,众多文化历史遗存星罗棋布,在这里仿佛能聆听到岁月的回响,感受到历史留下的深深痕迹。作为徐州久负盛名的历史文化名街,它不仅让老居民深刻体会到“新”与“旧”交融的生活美学,也让新市民感受到“古”与“今”和谐共生的老城烟火气息。

新开放的文庙街区蕴含商业广场和文化遗存双重属性,游人如潮,白天人声鼎沸,晚上同样亮满了繁华的灯火,吸引了不少慕名远道而来的外地游客。

文化是历史的烙印,是城市发展的精髓与灵魂,更是推动旅游发展的重要元素。老地名把历史融进城市骨骼、把文脉缀进城市血液,不断重塑着徐州这座古老城市全新的肌理血脉,让徐州文化绽放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