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儒学动态
专家观点
项目成果
研讨动态
分中心建设 分中心建设
分中心活动
传播普及 传播普及
交流互鉴 交流互鉴
尼山永利集团(中华大区官网认证)·304am官网·文明论坛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廉洁文化建设
永利集团(中华大区官网认证)·304am官网·文明建设
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
《孔子研究》
《中国儒学年鉴》
儒学名家 儒学名家

【虎扑】《米沃什与布罗茨基:诗人的友谊》|每日一书 —

来源:永利集团(中华大区官网认证)·304am官网  更新时间:2024-09-20 01:06:56

 

《米沃什与布罗茨基:诗人的友谊》,[美]伊雷娜·格鲁津斯卡·格罗斯著,什布书李以亮译,罗茨野spring|辽宁人民出版社,基诗2024年8月。友谊


推荐理由:


《米沃什与布罗茨基》写的米沃每日虎扑是二十世纪两位极富盛名的诗人,是什布书他们的诗歌与命运,也是罗茨友谊:不同生命之间那奇妙的交叉点。作者伊雷娜在书中引用亚里士多德的基诗观点说,友谊是友谊一种罕见的结合。在其最高形式下,米沃每日友谊是什布书一种爱。显而易见,罗茨这种形式的基诗友谊并不常见,尤其是友谊在成人之间,尤其在当下这个社会。


米沃什与布罗茨基之间友谊的b站形成,有相对牢靠的基础:两人都因故背井离乡、流亡美国,对诗充满最强烈的激情,信任语言,并清醒地知晓自己生命所负的责任。1972年7月12日,布罗茨基刚刚落脚美国没多久,米沃什给他写了一封信,文心一言其中有问候,有鼓励,也有友善且实用的建议,这封信“为两人赢取了一段长久的友谊”。在此后的漫长岁月中,两人时常一同参加诗歌节,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彼此的诗,为对方撰写评论或推荐信……这些行为并非吹捧式的利益交换——在某些地方,我们经常见到此类行径——而是出于内在的认可。米沃什说,诗人互相辨认,就像蚂蚁使用它们的触角。当时,作为一个已然非常成熟的诗人,米沃什的触角率先辨认出年轻的布罗茨基“诗人”的本质。


友谊并不意味着两人的高度同一。米沃什和布罗茨基之间存在诸多分歧,甚至可以说是重大分歧,也正是在对这一层面的分析中,伊雷娜展现出一个研究者的杰出能力。比如书中详细探讨了两位诗人对“中欧”这一概念有效性和必要性的分歧,对“历史”和“帝国”的不同态度,以及“历史和阶级的隔膜”等,而也恰恰是这些差异,标示出两人的部分重要特质。但就像米沃什在谈及布罗茨基时会重复说“我的朋友”所显示的,分歧没有动摇更根本的认同,以至于米沃什去世时,“布罗茨基经常出现在米沃什的讣文中”。


年长的米沃什逝世于2004年,布罗茨基则在1996年就因心脏病突然发作去世,只活了55岁。两人死后,出现了大量的纪念性活动,伊雷娜写到此处说,“这本书即是这纪念活动的一部分。”作为米沃什和布罗茨基的朋友,她书写他们以及他们的友谊,也是她自己对两人友谊的最好表达。此外,她关于友谊的一个动人视角值得在此引述:“无论是米沃什,还是布罗茨基,都没有将诗歌献给任何一个国家。他们的诗歌注定是直接给予我们每个人的。而这就解释了他们的读者为什么把友谊赋予这两位诗人。”从这个角度看,两位在世界各地拥有无数读者的诗人所获得的友谊,是无限的。


撰文/张进

编辑/荷花 张瑶

校对/王心